首页 >> 经济师> > 中级经济师 > > 正文

经济师《中级经济基础》多选习题(5)

时间:2018-8-2 来源:556考试吧

1. 目前,世界各国,特别是在发达的国家或地区,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()。

A.编制各种价格指数

B.编制各种消费指数

C.编制各种成本指数

D.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

E.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

2.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有()。

A.总产出

B.货币流通速度

C.总需求和总供给

D.货币供给量

E.产业结构

3. 下列关于价格总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()。

A.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成正比

B.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

C.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

D.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成反比

E.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,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

4.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,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(如一周或一天)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()。

A.没有工作

B.当前可以工作

C.正在寻找工作

D.每天工作半天

E.在自己家中从事家务劳动

5. 下列失业类型中,属于自愿失业的是()。

A.需求不足性失业

B.摩擦性失业

C.隐性失业

D.周期性失业

E.结构性失业

6. 二元结构理论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,包括()。

A.基础产业部门

B.生活资料生产部门

C.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

D.制造加工业部门

E.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

7.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)。

A.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相关关系的曲线

B.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

C.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存在

D.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在长期内存在

E.弗里德曼认为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抽垂直的直线

1

[答案]:AD

[解析]:目前,世界各国,特别是在发达的国家或地区,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: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,如消费者价格指数、批发价格指数等;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。参见教材P59。

2

[答案]:ABCD

[解析]: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有货币供给量、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、总需求和总供给。参见教材P59。

3

[答案]:ABCE

[解析]:本题考查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、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,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,选项D说法错误。参见教材P59-60。

4

[答案]:ABC

[解析]: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,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(如一周或一天)没有工作、当前可以工作、正在寻找工作的均属于失业人口。参见教材P61。

5

[答案]:BE

[解析]:本题考查失业类型。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。参见教材P62。

6

[答案]:CE

[解析]:二元结构理论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,包括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。参见教材P62。

7

[答案]:ABCE

[解析]:弗里德曼认为,由于预期的存在和变动,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有可能的,而在长期内则不存在,所以选项D说法有误。

经济师《中级经济基础》多选习题(5)

本站均为转载稿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

温馨提示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乐考网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!

扫描/长按下方二维码,即可获取考试报名、考试教材、考试押题等信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