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执业中药师> > 模拟试题 > > 正文

执业中药师模拟试题《中药学专业知识二》

时间:2022-2-7 来源:互联网

学习过程中,做题是必不可少,做题才能检验所学知识点是否有掌握,下面乐考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考试练习题,小伙伴们要积极练习呦!

执业中药师模拟试题《中药学专业知识二》

1、诃子的主治病证是(; )。【单选题】

A.虚烦心悸

B.蛔厥腹痛

C.阳瘘不育

D.胃痛吞酸

E.咽痛失音

正确答案:E

答案解析:本题考查诃子的主治病证。诃子的主治病证是久泻,久痢,便血脱肛,肺虚久咳,咽痛,失音。故正确答案为E。

2、马钱子的内服剂量是()。;【单选题】

A.0.03~0.06g

B.0.015-0.03g

C.0.3-0.6g

D.0.002-0.004g

E.1-3g

正确答案:C

答案解析:砒石的内服剂量是0.002-0.004g;马钱子的内服剂量是0.3~-0.6g;斑蝥的内服剂量是0.03-06g;蟾酥的内服剂量是0.015-0.03g;硼砂的内服剂量是1-3g。

3、甘补而平,不燥不腻,多用于脾肺气虚轻症的药物是(; )。【单选题】

A.西洋参

B.大枣

C.黄芪

D.党参

E.白术

正确答案:D

答案解析:党参性能特点:本品甘补而平,不燥不腻,入脾、肺经。补气之力逊于人参,多用于脾肺气虚之轻症。又兼生津、养血,可治津亏、血虚等证。选项D正确当选。

4、大黄通便的合理使用方法是(; )。【单选题】

A.入汤剂久煎

B.发酵后用

C.取酒蒸馏液

D.注射用

E.开水泡或后下

正确答案:E

答案解析:大黄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一般用5~10g,热结重症用15~20g,散剂减半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生大黄泻下作用强,欲攻下者宜生用,入汤剂应后下,久煎则泻下力减弱;亦可用开水泡服,或研末吞服。酒大黄,取酒上行之性,多用于上部火热之证。制大黄,泻下力减弱,活血作用较好,多用于瘀血证或不宜峻下者。大黄炭则凉血化疲止血。选项E当选。

5、九味羌活丸的功能是( )。【单选题】

A.疏风解表,散寒除湿

B.解表化湿,理气和中

C.发散风寒,解热止痛

D.发汗解表,祛风散寒;

E.解肌发表,凋和营卫

正确答案:A

答案解析:本题考查九味羌活丸的功能。九味羌活丸功能疏风解表,散寒除湿。故选A。

6、某女,16岁。症见恶寒、发热、咳嗽、胸闷,宜选用的药物是(; )。【单选题】

A.麻黄

B.防风

C.紫苏

D.生姜

E.荆芥

正确答案:C

答案解析:本题考查紫苏的主治病证。紫苏既散肺经风寒,又理脾胃气滞,为治风寒感冒常用药,兼气滞胀满者尤佳。紫苏的主治病证有风寒感冒,咳嗽胸闷,脾胃气滞证,气滞胎动证等。故正确答案为C。

7、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主要有(; )。【多选题】

A.咳嗽痰多

B.癫痫惊厥

C.瘰疬瘿瘤

D.痰饮喘息

E.阴疽流注

正确答案:A、B、C、D、E

答案解析:按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,常将本类药分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两类。其中,化痰药因药性不同,又有温化寒痰与清化热痰之区别。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,具有温肺散寒、燥湿化痰之功,主治寒痰、湿痰证,还可用于寒痰、湿痰所致的眩晕、肢体麻木、阴疽流注等;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,具有清热化痰之功,主治热痰咳喘,以及由痰所致的瘰疬瘿瘤、癫痫惊厥等。止咳平喘药虽或寒或热,或偏于止咳,或偏于平喘,或兼而有之,但总有止咳平喘之功,主治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、喘息之证。选项ABCDE正确当选。

8、石决明除平肝潜阳外,还有的功效是(; )。【单选题】

A.镇惊安神

B.软坚散结

C.清肝明目

D.凉血止血

E.祛风止痒

正确答案:C

答案解析:石决明功效:平肝潜阳,清肝明目。选项C正确当选。

9、为治湿痰、寒痰和呕吐之要药的是(; )。【单选题】

A.杏仁

B.苏子

C.天南星

D.半夏

E.桔梗

正确答案:D

答案解析:半夏性能特点:本品辛散温燥,有毒而力较强,入脾、胃、肺经,善祛脾胃湿凝。内服能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、消痞散结,为治湿痰、寒痰、呕吐之要药。外用能消肿散结,可治癭瘤痰核及痈肿等。选项D当选。

10、柏子仁除养心安神外,还能(; )。【单选题】

A.祛风通络

B.润肠通便

C.祛痰开窍

D.活血消肿

E.清热解毒

正确答案:B

答案解析:柏子仁功效:养心安神,润肠通便,止汗。选项B当选。

以上就是乐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。在此,希望各位考生能够积极备考,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。更多考试资讯,敬请关注乐考网!

本站均为转载稿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

温馨提示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乐考网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!

扫描/长按下方二维码,即可获取考试报名、考试教材、考试押题等信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