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级会计考试经济法课后练习
1. 下列各项中,属于法律事实事件的是()。
A、发行股票
B、签订合同
C、发生地震
D、承兑汇票
【正确答案】C
【知识点】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
【答案解析】
经济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,选项C属于绝对事件,选项ABD属于行为。
2. 下列各项中,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()。
A、保管行为
B、汽车
C、专利权
D、空气
【正确答案】D
【知识点】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
【答案解析】
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(汽车)、行为(保管行为)、非物质财富(专利权)。空气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,因为它不能为人们控制和支配,不具有经济价值。
3. 甲打算卖房,问乙是否愿买,乙一向迷信,就跟甲说:“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,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。”甲同意。乙回家后非常后悔。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,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,乙于是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,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。关于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,下列选项中,正确的是()。
A、合同尚未成立
B、合同无效
C、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
D、乙应当履行该合同
【正确答案】D
【知识点】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
【答案解析】
(1)甲乙之间的合同属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;(2)乙亲自动手把喜鹊打跑,属于乙恶意阻止条件成立,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立,合同生效,乙应当履行该合同。
4. 根据《民法通则》的规定,下列选项中,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()。
A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
B、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
C、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
D、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
【正确答案】B
【知识点】无效的民事行为
【答案解析】
(1)选项A: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,才属于无效民事行为;(2)选项C:所附条件尚未成就,民事行为不生效,但谈不上无效;(3)选项D: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。
5. 根据《民法通则》的规定,下列行为中,可以进行代理的是()。
A、遗嘱
B、婚姻登记
C、收养子女
D、签订买卖合同
【正确答案】D
【知识点】代理的适用范围
【答案解析】
依照法律规定或行为性质必须有本人亲自进行的行为(如遗嘱、婚姻登记、收养子女)不能代理。
6. 甲公司业务经理乙长期在丙餐厅签单招待客户,餐费由公司按月结清。后乙因故辞职,月底餐厅前去结账时,甲公司认为,乙当月的几次用餐都是招待私人朋友,因而拒付乙所签单的餐费。根据《合同法》的规定,下列选项中,正确的是()。
A、甲公司应当付款
B、甲公司应当付款,乙承担连带责任
C、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
D、甲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责任
【正确答案】A
【知识点】表见代理的情形
【答案解析】
行为人没有代理权、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以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,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,该代理行为有效。
7. 下列各项中,不属于刑罚种类的是()。
A、拘役
B、罚款
C、罚金
D、没收财产
【正确答案】B
【知识点】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
【答案解析】
罚款是属于行政处罚,不属于刑事处罚。
8. 下列各项中,不符合《仲裁法》规定的有()。
A、仲裁实行自愿原则
B、仲裁一律公开进行
C、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员组成
D、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
【正确答案】B
【知识点】仲裁的基本原则
【答案解析】
(1)选项B: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;(2)选项D:仲裁裁决作出后,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。
9. 下列争议中,可以适用《仲裁法》进行仲裁的是()。
A、某公司与职工王某之间的劳动争议
B、高某与其妻之间的离婚纠纷
C、甲企业与乙企业买卖合同纠纷
D、李某与村委会因农业承包合同引起的争议
【正确答案】C
【知识点】仲裁法的适用范围
【答案解析】
不属于《仲裁法》调整的争议包括:(1)与人身有关的婚姻、收养、监护、扶养、继承纠纷(选项B);(2)行政争议;(3)劳动争议(选项A);(4)农业承包合同纠纷(选项D)
10. 甲、乙因合同纠纷达成仲裁协议,甲选定A仲裁员,乙选定B仲裁员,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首席仲裁员,3人组成仲裁庭。仲裁庭在作出裁决时产生了三种不同意见。根据《仲裁法》的规定,仲裁庭应当采取的做法是()。
A、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
B、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
C、提请仲委员会作出裁决
D、提请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裁决
【正确答案】B
【知识点】仲裁协议
【答案解析】
1)形成2种不同意见:裁决应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;(2)不能形成多数意见(形成3种不同意见):裁决应当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。
扫描/长按下方二维码,即可获取考试报名、考试教材、考试押题等信息!